窗簾藝術家

   
老屋翻新前必看!窗簾盒尺寸/深度/規劃總整理

老屋翻新前必看!窗簾盒尺寸/深度/規劃總整理

你是不是正在裝潢老屋、準備重新整理天花板?
設計圖看了好幾張,卻沒有人提醒你:「窗簾盒預留好了嗎?」

別以為窗簾只是掛上去這麼簡單!窗簾盒如果沒預留好,不只遮光效果大打折扣,還可能讓整個空間線條亂掉、窗簾擠在外面變得很礙眼。

這篇文章就來帶你一次搞懂——窗簾盒到底是什麼?怎麼抓尺寸最保險?你該跟設計師怎麼溝通?全都整理給你!

什麼是窗簾盒?為什麼它重要?

所謂「窗簾盒」,是指天花板上方凹進去的一段空間,主要用途是藏起窗簾軌道與五金配件,讓窗簾可以從天花板延伸垂下,看起來更乾淨、整齊。

它就像是「窗簾的收納盒」,讓你不用看到軌道、滑輪、布頭的結構,也能加強遮光、吸音、整體視覺一致感。

簡單說,如果你希望窗簾是空間中的「無形設計」,不是外露五金的「裝飾品」,那就一定要預留窗簾盒。

沒有窗簾盒會怎樣?

也不是不能用,只是你可能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:

  • 窗簾布會直接掛在牆面或天花外側,看起來比較雜亂
  • 遮光效果較差,尤其兩側容易漏光
  • 滑軌或窗簾桿會外露,風格偏現代簡約的人可能覺得不夠乾淨
  • 難以安裝電動窗簾,線路與馬達無處藏

所以,窗簾盒不是強制,但如果你正在翻新老屋、重做天花板,那麼一起預留窗簾盒是最聰明的選擇。

窗簾盒要預留多少尺寸才夠?

不同窗簾款式,需要的窗簾盒深度也不同。以下是常見的對照表,讓你一目瞭然:

窗簾類型建議窗簾盒深度使用說明
單層三摺簾約12~15cm最常見布簾形式,需預留布摺空間
雙層窗簾(布+紗)約20~22cm一層遮光布+一層紗簾,建議使用雙軌道
蛇形簾(單層)約16~18cm須保留波紋自然垂墜空間,不宜壓縮
蛇形簾+紗簾混搭約25cm建議前蛇形、後三摺,節省布料厚度
電動窗簾約20cm 以上須預留馬達高度與電源線走線

小提醒:這裡的「深度」是指從窗簾盒內緣到牆面的距離,不是高度。

如何與設計師溝通窗簾盒尺寸?

裝潢階段是最適合規劃窗簾盒的時機,但很多人常常忽略,等到窗簾師傅到場才發現來不及補救。

你可以這樣問設計師:

  • 「我們會做雙層窗簾,需要預留大約22公分對吧?」
  • 「我希望用蛇形簾,窗簾盒會不會太淺不夠波紋垂墜?」
  • 「未來可能裝電動窗簾,電源線跟深度會幫我一起規劃好嗎?」

這些問題不但展現你有做功課,也能幫助設計師精準安排結構空間。

窗簾盒常見設計方式有哪些?

裝潢上,窗簾盒的設計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種:

  • 嵌入式窗簾盒:天花板預留凹槽,窗簾藏在裡面最隱密、線條最乾淨
  • 吊軌整合式:不做窗簾盒,改用天花板懸吊式軌道,搭配蛇形簾也很常見
  • 裝飾型木作窗簾盒:多見於古典或中式風格,窗簾盒本身也有造型與修飾作用

選擇哪一種,要根據空間風格、天花板高度、預算與實用性來綜合考量。

什麼時候最適合決定窗簾盒規格?

最理想的時機是:在討論天花板設計前就一併規劃窗簾需求!

你可以問自己這幾個問題:

  • 我打算裝單層還是雙層窗簾?
  • 喜歡蛇形簾還是三摺簾?
  • 是否考慮未來升級電動窗簾?
  • 想讓窗簾看起來像「空間延伸」還是「裝飾品」?

答案一清楚,窗簾盒就能提早納入設計圖,不會有「裝到一半才發現空間不夠」的窘境。

快速總結:窗簾盒尺寸規劃5大原則

  1. 一層窗簾至少預留12cm,雙層窗簾建議22~25cm
  2. 蛇形簾要深一點,波紋才不會被擠壓變形
  3. 電動窗簾需考慮馬達與線路走位
  4. 安裝前先溝通「窗簾方式」與「使用習慣」
  5. 設計前就要規劃好,不是事後補救

只要把握這些要點,你就能有效避開裝潢地雷,打造出實用又好看的窗簾收納空間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